欢迎访问周口安保集团有限公司网站!
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公司要闻 > 正文

平凡着,快乐着
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11-11-21 人气:524 加入收藏 评论:0 标签:
平凡着,快乐着
——记公司车辆修理工陈军华
 
    陈军华同志于2007年九月到保安服务公司参加工作,成为一名汽车维修工。工作中憨厚、朴实的陈军华,对工作一丝不苟,不怕苦、不怕累,随叫随到,一直工作在这个繁重、枯燥而又默默无闻的岗位上,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公司车辆维修工作,以热情真诚的心感染每一位员工,受到了公司领导和员工的敬佩和好评。
一、  勤奋好学,钻研工作业务
    陈军华同志是商水县人,生于1970年,家中上有七十多岁的老父亲,妻子没有工作,在家中操持家务,有一双儿女,儿子去年考入武汉某大学,女儿还在上小学,全家的收入只靠他一个人的工资维持。在进公司前,干过几年汽车修理工,又独自开维修店几年,可以说经验比较丰富,到保安服务公司后,一方面积极向老同志虚心请教,一方面利用休息间隙对拆换下来的零件进行研究、维修,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完全投入到了忘我的工作之中。艰苦的努力,务实的工作,使陈军华很快成为了单位业务骨干,也极大的降低了单位的维修费用和购置成本,得到了公司领导和大家的高度评价。
    “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,但决不可以没有知识”,这是他十分欣赏的一句话,为此,陈军华同志深深的知道,技术精湛才是硬道理,他几乎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钻研业务上,努力将自己的工作干好、理论吃透、业务做精。随着公司业务发展的不断壮大,公司车辆由2007年的20多辆增加到今天的130多辆,工作难度也在加大,陈军华同志知道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,因此,他一方面自己刻苦钻研,先后自学了《车辆构造》、《机械制图》等技术理论,并把所学的知识使用到工作实际中,不断提高专业技艺。有时,为了弄清楚某一个配件的来龙去脉,比照技术材料,彻夜琢磨研究,不搞明白,决不放手。工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刻苦研究,到达了业专技精,触类旁通。如今,他炼就了一身硬功夫:只要听听司机的简单介绍,听听发动机的声音,就大体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。
二、爱岗敬业,无私奉献
    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”,只有勤动手、多努力,不怕脏,不怕累,才能干好本职工作。作为一名车辆的维修工,最大的特点就是总在与车辆打交道,谁的车子有问题了,都离不开陈军华和他的同事们,每当这时,不管时间早晚,在家中或单位,只要一个电话,陈军华总是毫无怨言,随叫随到,满腔热情的投入工作。司机们常说,“无论春夏秋冬,军华在俺心中”。有朋友不解的问他:“凭你的技术自己干一定比在单位干强多了,何必在那瞎守着甘奉献呢?”每逢此时,他总是淡淡一笑,说道:“因为我是一名修理工,就得要无私奉献。”就这样,义务奉献也就成了他的家常便饭。2009年春节,公司的一辆运钞车在执行运钞任务时坏在雪地中,而在商水家中发着40度高烧的陈军华接到电话后,穿好衣服准务出发,而他的妻子却在旁劝到,烧成这样,给公司回个电话,让别人去吧,可陈军华却说,电话就是命令,然后自己开车及时赶到出事地点,冒着寒风和0度以下的低温,经过一个小时的抢修,及时修好车辆,保证了任务的圆满完成。多年的维修工作中,他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工作,很少想哪些是自己的本职工作,哪些是无私奉献的,他心想:只要大家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了,自己也就知足了。
    天有不测风云,2011年10月,陈军华被周口骨科医院确诊为“膝关节游离体良性肿瘤”,本来是10月20日上午做手术,因公司两辆押运车故障待修,所以一直推到下午两点半才匆匆赶到医院上了手术台,医生安排至少住院15天养病,可太康县一辆押运车必须到郑州保养维护,第十一天,他不得不出院随车前往郑州。作为一名修理工,就要无私奉献,不能图名图利,只有在工作中尽自己的努力为大家干点事,心里才会踏实。不善言辞的陈军华同志是这样想的,在工作中也是这样做的。
    “道虽通不行不至,事虽小不为不成”,陈军华同志,一个普普通通的维修工人,既没有多高的文化,又没有超人的智慧,但他以不甘平庸的钻劲,心系维修工作的情怀和默默奉献的精神,在平凡的岗位上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。
 
 
 
 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zkbags.com/show.asp?id=639